晚會成大型種草現場,論“造節”阿里最強!
在今天,“造節”似乎格外容易。好像只要商家推出應節商品,就能夠造節。但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必須有獨特的娛樂性和互動性,能制造出日常生活里的儀式感,才能真正“造節”。掃地僧斯坦·李教我的事
去年,93歲的瓊安離世。今年,95歲的斯坦·李駕鶴。每一個沉迷過超級英雄的少年,都應該相信:這一回他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彩祥云,去接他的意中人了。王思聰怒懟騰訊,因為大家都想做“電競101”?
原本呢,電競還算是騰訊布局未來的一步棋,現在緊迫程度明顯提高。而對于王思聰來說,電競是個燒錢生意,又逢上資本市場不看好游戲后勢,熊貓tv此前屢次曝出融資不利,如今正謀求上市,也是火急火燎的情況。用QQ的《毒液》,是中國英雄最后的倔強
過去兩年,騰訊影業又成功參與了《金剛:骷髏島》、《神奇女俠》等好萊塢影片的投資出品和宣發工作。事實上,中國資本不止有錢,本土化的宣發資源,那是好萊塢光靠進口片身份怎么也搞不定的。美國人不懂流量,中國人不懂吳亦凡
今年的兩場意外話題,不論是虎撲直男大戰亦凡迷妹,還是美國刷榜全球討論,亦凡還沒親自出手,旁人已大戲連臺。流量寶刀未老,亦凡不是凡人。大數據算出20年50個大IP,你看靠譜嗎?
隨著整個IP市場回歸理性,我們也可以發現,原創IP、新興IP開始更多受到市場重視。不再像IP熱剛興起時,大家一股腦去搶頭部大神作品。怎么樣,是否看得手癢?與其吐槽編劇,不如親自上場。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此消彼長,政策下的電視“變天”?
對于電視市場來說今年真的很艱難,絕大多數衛視收視率相較去年同期都出現了下滑。一線衛視也未能幸免,受市場環境的影響,收視呈現不同程度的滑坡。《寶貝兒》和《找到你》,不光是差一個楊冪
乍看《找到你》和《寶貝兒》的演出陣容、宣發風向,不明就里的觀眾,很容易將《找到你》認定為文藝片,而將《寶貝兒》認定為商業片。盡管事實恰恰相反。打歌節目做錯了什么?
打歌節目作為偶像產業的重要一環,本該承擔著愛豆宣傳和打歌的重任。如果一切只是愛豆和粉絲之間的圈地自萌,那國內偶像產業在輸出的鏈條上仍然是斷裂的。畢竟現在會唱歌的偶像越來越少,想唱歌的偶像似乎也越來越少...喪了一年的電視劇,明年怎么看?
收視一片慘淡,與年初各大衛視手握頭部大劇的熱火朝天形成強烈對比。而眼下,新一年的衛視大劇編排紛紛出爐,硬糖君憂郁的發現:這一回,似乎連熱火朝天的開年場面都沒了。陳國富周迅陳坤辦學,能救演技嗎?
作為一種理想主義存在的山下學堂,作為半公益性質的私塾而非經紀公司的一環,放在產業邏輯里,似乎有些“虛”。但放在陳國富、周迅、陳坤這幫人身上,這種理想主義,又顯得自然而然了。港劇向BAT再借500年
在TVB的天命之年,內地觀眾終于擺脫了追劇的“時差”。內地的廣闊市場和強大資本,視頻網站的海量用戶和豐富玩法,讓港劇迎來了新世紀以來最好的時期。我為什么不愛看宮斗劇了?
在宮斗劇中,歷史被徹底地抽空了意義,成為了影視拜物教的展演場域,敘事倫理最終皈依消費倫理。在這種類型化操作獲得市場利潤支持后,它不斷地復制自己,并固化為收益穩定的商品。引發全民討論的《娘道》,更像是一個警世寓言
今天觀眾對《娘道》的敏感和批評,正是證明了女性訴求的進步與變化。從“春晚”到《娘道》,都有人會和稀泥:何必這么敏感,看個電視而已。但在爭取一項權利的時候,本就是要更敏感、更具斗志,才有可能推動沉重的舊...別土了,00后社交不靠軟件
管你什么“跟隨靈魂找到你”、“同城交友必備”、“呼叫親密陌生人”……90后社交、95后社交、00后社交輪番登場,最后人民群眾用的,似乎還是80后的QQ微信。娛樂圈也沒錢了,“金主”決定這樣過冬
“沒有資本市場的浮躁催促,平臺不會再盲目相信流量藝人和大IP。大家越來越回到創作本身,演員和導演也會逐漸務實。今天的敬畏,今天的冷靜,反而是好內容回歸的前提。”楊偉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