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沖刺IPO卡殼,駕考寶典遇多地駕校「抵制」風波
木倉科技經過第一輪問詢之后,其上市之路才算告別了漫長的等待。只是,剛剛打破上市進程的僵局,卻突遇風波,木倉科技的IPO之路還能否順暢?燒光100億、關停核心業務,獨角獸還等不到「救命錢」
每日優鮮昨日在熱搜掛了一天。7月28日上午,每日優鮮宣布在全國關閉30分鐘極速達業務,只保留了次日達業務云超特賣。放棄其首創的前置倉模式,令外界一度嘩然。又一賽道遇冷:估值15億美元的獨角獸被爆裁員
在疫情的推動下,居家健身的風潮吹至中國,健身市場逐漸向科技化轉型,FITURE就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森馬做LP的背后,「溫州系」正跑步進入創投圈
不少人的印象中,溫州人好像天生就會做生意,有相關數據表明,在全世界乃至各地都有溫州人的存在,是國內公認的最會做生意的中國人,同時也被譽為東方的猶太人。投資供應商,vivo在造何種芯?
如今vivo造芯只是在起步階段,伴隨供應鏈體系的成熟,整合上下游資源,深耕技術的長期布局,vivo也會在這條路上收獲更多的果實。思必馳沖刺科創板IPO:三年凈虧損8.3億
雖然踩中風口,但是思必馳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產業,充滿了未可知和不確定性。尤其是AI語音技術從研發到場景端落地,都是九死一生的過程。?飛天云動改名沖擊「港股元宇宙第一股」,三年半研發僅5500萬
上一次,飛天云動招股書中的“元宇宙”數量是256次,這一次,飛天云動將該詞匯的使用頻次增加到318次。隱形牙套「躺賺」的時代,過去了
在前期的市場機遇期過后,市場泡沫被擠出,新的進入者扎堆進來,也將如“鯰魚”般攪動市場,給“暴利”故事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膠原蛋白賽道IPO賽跑,「追不上」玻尿酸
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相關企業需要加大對產品創新升級的研發投入,延長品牌的生命周期,也有機會在賽道內避免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