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單車:遲到的選手與夢幻的開局
“最近半年很多團隊里的人跟我講——他們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惡。我說,我的體會正好相反,我感受到的全是人世間的善,現在不落井下石者皆為善。”無人貨架半年爆紅記:三個月涌入20億!瘋狂入局者與快進的風口
互聯網里的人們似乎總在尋求一個可以趨之若鶩的風口,從千團大戰到O2O浪潮,再到如瘋如魔的共享經濟,然后是當下的新零售。怎么趕時髦、湊上新零售這個關鍵詞?無人貨架或許是門檻最低、最容易快速進入的切口。新造車浪潮來襲!60家公司沖上風口,上百家VC/PE機構入局,公司成立3年就開始量產了
現在造車勢力從原本的60多家傳統汽車生產企業,到目前在數量上已經擴展了一倍,其中新加入的新型造車企業就有60、70家,市場競爭已經不只用激烈來形容了。唯品會的九年浮沉錄背后,你可以看到中國電商發展的縮影
面對電商整體用戶增速平緩的大環境下,唯品會也面臨著自己的壓力。天貓聚劃算、當當尾品匯、京東閃團等紛紛采用限時特賣的模式進行清貨;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紛紛下沉到低線城市,入侵唯品會的重要陣營;加之跨境電...魅族這一年:黃章復出,新品比去年少了一半,關閉500家專賣店是胡編亂造的
根報道,有代理商曝光,魅族此前2500家左右的專賣店已經關了500多家。楊柘對此回應稱,專賣店需要管理是真的,但是這個數字肯定是胡編亂造的。周鴻祎回懟92年女生
“人們想念周鴻祎時我都沒出來,但這件事我覺得要出來說。”周鴻祎在發布會上情緒較為激動,多次打斷水滴直播產品相關工作人員按部就班的解釋,自己上臺做解釋。專訪朱嘯虎:無人便利店拼不過傳統便利店,無人貨架不可能盈利
我們一直認為,中國的人力成本在整個便利店的總成本中,占的比例很低,是個位數的。在便利店,人是創造收益的,有人的話能夠加工一些高毛利的熱食,有人無人根本不是關鍵點,我覺得無人便利店在打法上肯定打不過有人...失去全球PC老大的寶座后,聯想做了次最危險的手術
聯想創立于1984年,在1996年的時候成為了中國PC市場的王者,2000年的時候開始全球化,即便是過去幾年PC整體市場開始走下坡路,聯想也一直在這個領域保持著領軍地位。京東要給房地產治病?不易,起碼要過這幾道坎
身處地產大時代,政府和機構都處在解決問題的風口之上,京東房產的入場踏上了恰當的時間點,其技術和平臺能力將幫助解決行業痛點,而這個征途上,將面臨的對手和坎也不在少數。出國的《王者榮耀》,沒了微信和QQ,該怎么生活?
盡管騰訊是全球最大游戲發行商,但是該公司尚未在美國發布一款熱門游戲。《王者榮耀》是騰訊目前為止在美國進行的最雄心勃勃的一次嘗試。獨家對話酷騎單車創始人:5億資金缺口,賬上只有5000萬,我曾想改變世界,現在只想做個普通人
酷騎單車正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沒有人知道,這家公司還能不能活到明天。而這一切的源頭在于——他們欠用戶和供應商累計5億多人民幣,但公司賬上只有5000多萬。專訪人人車李健:融資后重回擴張賽道,要不惜一切代價搞定對手
經過了一段時期不燒錢投廣告、專注精細化運營,去年11月人人車宣布實現大部分城市盈利。今年1月,李健曾表示將繼續做精細化運營,希望在2017年實現單均盈利,而在經過了一次升級后,李健決定放棄追求盈利,重...花樣裁員,員工被降薪發配邊疆、不報到就辭退,Hi電再也不嗨了
被以如此奇葩方式裁掉的Hi電員工不只周毛一人,鳳凰科技了解到,Hi電正在全面收縮線下推廣團隊,涉及的人員或達200人?,F在,這些員工已經建群、準備組團維權,他們對Hi電的不滿主要有兩點:一是拖欠薪資;...易到員工組團討要股權,聯合創始人楊蕓:樂視想吞掉
“樂視在投資易到的時候,跟我們簽署過承諾函,除了這筆股權,每年還要新增發放一部分股權,來作為團隊的激勵。現在這張承諾書還在我手里,但從來沒有兌現過。”楊蕓說,“樂視就是想吞了這部分股權。”ICO泡沫破滅后,區塊鏈創業圈“得了抑郁癥”
區塊鏈創業圈就像“得了抑郁癥”,受ICO牽連,資本甚至不敢投區塊鏈項目,整個氛圍都讓人寒心,微信群里大家都不說話。一些人在考慮轉型,很多優秀的人才和項目準備去海外發展。銷量大跌36%之后今年成功逆襲,在雷軍看來,小米做對了什么?
“我在創辦小米的時候,要干的事情是改變整個中國制造業,改變中國人對國貨的印象,怎么利用中國強勁的制造能力做出世界頂級的作品造福于世界的每一個人,這就是我辦小米所有的夢想。”雷軍說。羨慕嫉妒恨——美國科技媒體這樣看中國的移動支付
因為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努力,中國在移動支付上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當美國人還活在刷信用卡時代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到了電子支付時代,直接從現金跳躍到了手機。現在連做地鐵都可以刷手機了,實體的“卡”在中國怕...代工明星富士康該如何擺脫蘋果陰影,煥發新生?
現在富士康正是危、機并存的時候。它最大的機遇是可以通過收購,進入到價值鏈的上游,開拓利潤率更高的業務;但它面臨但挑戰是,生產自主品牌手機的話會和現有客戶產生沖突,可能危及自己的代工業務。Uber最大的障礙是盈利而非企業文化
最初,Uber增長的速度讓監管機構有點不適應?,F在,監管機構已經反應過來。在歐洲,Uber被認為是運輸而非信息公司,迫使它遵守各地的出租車監管法律法規,而非相對寬松的信息監管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