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押注眼科創新藥,投出20億
據不完全統計,從2023年至今(數據統計至2024年8月30日),我國眼科創新藥領域共有21家企業發生了24起融資事件,總融資金額超過20億人民幣。國產內窺鏡市場份額大增,背后CDMO是最大助攻
一次性內窺鏡領域由于產品結構相對復用型產品更簡單、對于成本控制要求高,也催生了極大的內窺鏡代工需求。擴大開放試點,鯰魚效應加速沖擊醫療市場?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政策的頒布展示了國家基于醫療層面的擴大開放的決心,而隨著外資的不斷涌入和技術的持續創新,未來中國市場會出現更多由外資企業設立的研發中心、生產基地以及醫療機構等,這都會為我國醫療...斬獲3個IPO,中國GDP第一縣要在醫療領域大干一場
以點可以窺面。作為昆山最早系統發力的生物醫藥細分領域,小核酸產業從零做到亞洲最大,正是醫療創新領域“昆山模式”的具體體現。上半年交易額超200億美元,創新藥找到新「現金流」
整合來看,當下的BD熱潮,的確是緩解了藥企的資金壓力,但急迫的“過熱”,或許也會很容易產生泡沫,甚至是出現資源錯配的無奈。剛拿下首款一類創新藥的重慶
2022年年底,血液凈化龍頭山外山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實現了重慶在科創板“零”的突破。在這之后,登康口腔、西山科技以及智翔金泰也相繼在一年內上市。今年第一家科創板新上市藥企誕生
至此,繼國內三大實驗小鼠企業先后登陸資本市場后,國內實驗大動物領域的TOP3企業也悉數上市,新藥研發的產業鏈進一步趨于成熟。谷歌大模型下場,這個AI賽道起飛在即
基于聲學標志物的AI智能診斷技術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除了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外、神經性疾病(例如阿爾茲海默癥、抑郁癥、創傷后應激障礙等)以及胎心音等更廣泛的醫療領域都有其用武之地。免責、降返投、S基金、跨區合投,國資開始為退出著急
無論是拿到國資錢的投資機構,還是被國資直接投資的醫療企業,都會在未來迎來一波“退出潮”,這是醫療產業新一輪的機會。最大融資紀錄再被刷新,牙科AI賽道今年加速狂飆
資本對牙科AI企業的青睞正在增加,最大融資紀錄被反復刷新。7月,一家名為Pearl的企業宣布完成高達58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16億元)的B輪融資。這家信息化企業兩度上市,賣出89億美元
曾經冰封的全球數字健康資本市場正在逐漸復蘇——根據Rock Health的報告,美國數字健康初創企業今年上半年融資57億美元270億,醫療巨頭把核心業務賣給了凱雷
伴隨著國內企業各類血液凈化產品獲批以及品牌競爭力的不斷提升,行業變革大幕已經拉開,國產血透企業也將進入新的發展周期。2024,消費醫療并購潮來襲
2021年以前,愛爾眼科的單次收購以單個醫院為主,2021年逐步開始單次收購多家醫院,到2024年則創下了單次收購52家醫療機構的紀錄;2024年至今,愛爾眼科收購醫療機構的數量之多、頻率之高、交易金...國產內窺鏡大爆發,奧林巴斯真急了
總的來看,隨著國內企業攻破技術壁壘、順利切入市場,國產內窺鏡的崛起就已不可阻擋。如今,國產內窺鏡更是加速向海外市場拓展。而從政策、資本、產品、商業化進展等多個角度看,預計國產內窺鏡將在短期內實現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