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創新環境下,中國制藥企業如何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唯有變化是永恒不變的。在這股中醫藥企業創新潮流中,亦是如此。類似于珍寶島的中醫藥企業將在未來帶來怎樣的革新,或許仍舊值得期待。醫藥研發領域,這家獨角獸背后的賽道正迅速躥紅
新冠疫情的傳播不僅加速了資本對于醫療健康及其相關產業的投資,也讓世界意識到臨床藥物開發的重要性,為DCT帶來了機會。嚴肅醫療進軍可穿戴設備,無創血糖將成新風口
2021年下半年,健康可穿戴設備迎來了功能上的重大進展。在經歷幾年功能上的平淡無奇之后,頭部企業正紛紛將血壓監測功能引入到健康可穿戴設備上。4K、3D、一次性、特殊光成像……誰將扮演內窺鏡行業顛覆者?
可以預見,隨著國內企業的技術進步、持續創新、產品迭代,國產4K超高清內鏡將占據國內主要市場,并走向國際,開啟全球化競爭。互聯網診療最嚴監管細則來了,行業將迎巨變?
此次《細則》是互聯網醫療行業首個全國范圍的監管細則,但不會是最后一個。作為參與主體,唯有堅守醫療安全和質量底線,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才是長久經營與闊步發展之道。互聯網大佬紛紛投身生命科學領域,有人親自下場
互聯網大佬們在自身領域取得不錯的成就后,都在積極投身生命科學領域,其背后有怎樣的考量?已經進展到哪一步?他們最終能否奔向生命科學的星辰大海?盤點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熱門領域
過去十余年里,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不斷飛速發展,并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但整體上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國產化率仍然較低。廣闊的進口替代市場,在未來勢必成為國內醫療器械公司的必爭之地。一大批“協和醫院”消失背后,民營醫院的困境與抉擇
企查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帶有“協和”字樣的企業注銷增速已經達到了去年的10倍,目前相關醫療機構只剩55家。血管介入競爭進入全球化時代,引入海外專家成為出海新趨勢
今年,國內的血管介入高值耗材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內多家細分領域龍頭完成IPO。這個行業從零起步,在近二十年間國內企業的技術、工藝得到較大提升,并開始逐步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聚集企業近400家,年產值超200億元,蘇州高新區何以扛起蘇州一號產業大旗
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步入高速增長階段,據統計,202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721億元,同比增長21.76%,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9000億,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掘金百億腦科學市場?
10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精神衛生日。隨著全球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精神心理問題困擾的人群越來越多。據統計,全球腦疾病患者約占全部疾病的11%,社會負擔接近人類疾病總負擔的30%。投資機構搶瘋了,這個醫美細分領域又一夜爆紅?
投資機構和巨頭紛紛押注,美容儀為何又一夜爆紅?美容儀賽道講出了什么新的故事?投資機構和科技巨頭究竟看中的是什么?行業未來演進路徑又是怎樣?規模達500億元,橫跨六大細分領域,這個卡脖子賽道被誰帶火?
支援類器械在一級市場也開始吸金,2021年,支援類器械領域不少企業已經獲得了大額融資,吸金超過15億。為什么支援類器械是血管介入賽道中難以攻克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