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健企業創始人,這些日子明白的事
運動康復如何成為下一個醫美口腔
醫美、口腔的爆發源自多年的積累,這種積累首先是行業的積累,從人才、技術到產業鏈,還有就是大眾對它們認知的積累,是行業爆發增長的前提。早期醫療領域投資終于「遇冷」,是回歸理性還是靜待破發
在剛剛過去的5月,我國醫療健康領域共發生20起早期(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5億人民幣。相較于4月,兩項關鍵性數據都有所下滑,融資事件數方面,同比下降25%;融資總額上,同...五大頂尖臨床專家詳解ADHD數字療法的創新與應用
總體來看,目前ADHD診療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供需嚴重失衡、現有方案多有局限,未來還有很多挖掘機會的空間。站在轉化浪潮中的科學家們,應該如何尋找「創業合伙人」
創業合伙人的尋找其實首先需要科學家自己要制定好人物畫像,明確是戰略合伙人還是財務合伙人,明確這個人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和特征,具備什么樣的價值觀。爆火3年,覆蓋1.4億人,攪動醫療行業的惠民保還能走多遠
回顧惠民保這三年多來的“狂飆突進”,無不反映著健康險市場的新突破與新可能。興許前路還將面臨許多的困難與挑戰,但只要參與各方的悉心培育與引導,健康險行業會逐漸走向良性循環,從而構筑起醫療保障的新生態。運動康復火了,60萬年薪招不到人
隨著民眾康復需求的增加,公立醫院的康復科已經很難滿足需求。民營機構瞄準了這個空白,試圖把有運動康復需求的患者搶過來。然而,他們卻面臨著60萬高薪也招不到康復治療師的窘境。TIGIT啟示錄:難以撼動的PD-1,九死一生的創新
Tiragolumab只是TIGIT發展中的先行者,TIGIT未來的路還有很長。但是我們仍然應該看到,在醫藥領域,一款創新藥的研發是如此的艱難。歐萊雅、資生堂美妝巨頭做VC,重倉賽道竟是生物科技
眼下,醫療行業投資正處于下行期間,來自美妝CVC的進入,或許能為這個市場注入更多活力,讓我們看見生物科技行業的更多可能。中國心臟介入器械史上首個衛生經濟學RCT研究發布(QFR)
QFR不僅獲得了國內頂尖專家的認可,也在國際之上收獲的不俗的影響力,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當共識逐漸從頂級專家傳播至每一個心血管醫生時,QFR的普及時代也將隨之來臨。85后醫學博士賣房創業,即將收獲一個IPO
根據招股說明書,在2021年4月完成的IPO前最末一輪融資中,世和基因整體估值已經高達61.99億元,遠高于其選擇的科創板第四套標準所規定的30億元預期市值。融資數百億后卻遭遇重大挑戰,健康險行業該往何處去
數位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和行業人士一致表示,健康險的大方向是沒問題的,但目前整個行業戰略過窄、現金流過緊、概念過熱、估值過高的問題已經顯現,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第36張醫療AI三類證出爐,距離理想中的AI醫療,獨角獸們還有多遠?
當第一個人工智能醫療AI輔助診斷軟件通過審批時,整個行業都因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而感到欣喜,而時至今日,醫療AI獲取軟件數量已超過40個。如何再造一個全國級的醫療IT企業
專科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已然確定,順著政策與需求,在2025年前再造數個全國級的醫療IT企業,或許不過是個時間問題。5年內23家腦機接口企業新成立,開啟科學家創業潮
醫療+腦機接口領域初創企業層出不窮,不少企業創始人擁有科學家背景,例如腦虎科技、Precision Neuroscience、Wispr A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