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入局,被嫌棄的AI制藥為何風再起?
投向Recursion的5000萬美元,卻是英偉達在全球AI制藥領域的第一筆直接投資。這家成立于2013年的老牌AI制藥企業,主要運用細胞的纖維圖像特征來進行藥物篩選,底層邏輯與一眾同行相差很大。500+FDA獲批AI醫療器械,近20款成為中國AI代表
僅僅以醫療場景而言,醫療AI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超乎想象的發展,并切實起到了為醫療賦能的巨大作用。除了打錢,VC還能做什么?
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VC的陪伴都是必不可少的。他能憑借自己的市場經驗,為創業者提供決策上的建議與支持。但無論如何,VC都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企業最終的發展還是依賴自身的決策。獎1億搶人,醫療園區招商拼了
越來越多產業園定位于生物醫藥,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產業空間;園區招引企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園區之間形成競爭,園區與企業之間關系更為協同,這一趨勢下,產業整體將向著更良性的方向演進。醫療大模型:轉瞬即逝的曇花還是跨時代的變革?
醫療大模型“涌現”與“融合”的產物尚未展示新的商業路徑,解決各類AI長期面臨的高成本低收益問題。它既要完成技術的自我涌現,又要深入臨床,與醫療進行深度融合。HER-2,好萊塢,礦工的兒子,與第一款治療乳腺癌的單抗
考慮到這種惡性乳腺癌的患者通常在18個月內死亡,有時甚至不到一年,Dr. Slamon提供的結果令人矚目。數十家VC跑步入局,口腔行業數字化帶來巨大投資機遇
在口腔數字化創新的過程中,產業協同與資本賦能也極其重要。創新企業可以通過自研、融資、并購、IPO等多種方式完善數字化流程各環節上的產品和業務,強化產品協同效應,塑造優質服務品牌。全球第二,萬億規模的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沖擊全球創新高地
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這些創新醫療器械企業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為深圳乃至全球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不間斷地輸送新鮮的創新“血液”。三年斬獲6個IPO,中國藥大悄悄跑出一個5千億上市天團!
或許,對于生物醫藥這個特殊的行業,以及當前醫藥行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不善于追逐熱點但又執著且在不斷沉淀的藥大人來說,可能會在未來走得更遠。一年賣出數百億的司美格魯肽,國內為何無人敢投?
更有意思的是,對于被司美格魯肽帶火的GLP-1新藥項目,即便是親身試藥的投資人,也幾乎從未出手,拿真金白銀去投。國內首個醫療生成式AI里程碑,醫聯MedGPT與三甲專家診斷一致性超96%
盡管MedGPT仍處于測試階段,但就目前的進展來看,距離首次實裝上線輔助醫生已經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