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時代號”列車駛來,興奮、焦慮、恐慌、質疑,碾碎了精英們的春節
在這個焦慮群像中,有一線投資人、有土豪、也有剛賺得盆滿缽滿的現金貸老板、還有一幫蠢蠢欲動的媒體人。仿佛一輛名為“時代號”的區塊鏈列車,轟隆而來,裹挾著濃密硝煙,帶著碾壓一切的氣勢。“教育分期”巨頭廝殺,小玩家險全軍覆沒
巨頭開戰,殃及池魚。行業中的小玩家,在夾縫中艱難求生,有些嘗試正面迎戰,險些倒閉;有些調轉船頭,避免正面戰場。阿里、京東和百度的消金之路
看起來各有領域,卻又暗自交鋒,追趕兇猛,隨時有彎道超車的可能。2018年,消費金融這片巨頭必爭之地,戰況將更為焦灼……保險也可以“分期”?巨頭覬覦,現金貸轉戰,3萬億新“場景”被搶食
在市場充分競爭下,已沒有哪個場景是滿地金礦,坐等開發了。唯有深耕細作,方有金沙可淘。大數據行業2017年度盤點:雙重暴擊,浴火重生
為了合法取得數據,有些大數據公司甚至開始購買“企業征信備案”,“某大數據公司花了一千多萬,購買一張企業備案牌照。”某接近監管層的知情人士透露。普惠金融不能掙錢?這家服務底層的機構,卻成為最賺錢的小微銀行
“好的金融機構,會拉動用戶群體的成長,杜絕殺雞取卵式經營,萬萬不要用毀了他們的方式去榨取價值。”某資深行業從業者稱,這對于中國金融的發展,是最值得借鑒的一點。這個20萬億的市場,銀行難以下咽,互聯網玩家將如何收割?
從資金成本來排序,央行的資金成本最低,之后是四大行、保險公司,再往下為股份制銀行,再到城商行,最后才是小貸公司和P2P。P2P輪回宿命:苦尋出口兩年,結盟現金貸后再遭監管,一切歸零……
兩年間,遇到兩次最強監管。兜兜轉轉,行業又重回起點。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之路,太過曲折。有些從業者,甚至喪失了信心,“行業不斷被否定,又不斷再出發”。暴利時代結束,現金貸突圍的三大方向:商品分期、場景分期和助貸
周五傍晚,監管突然而至,注定了這是現金貸行業一個難熬的周末。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揭秘“線上錢包”:上千公司分食千億套現灰產,有人擔心“過一把癮就死”太危險!
“套現灰產,起碼有千億的市場”,緊盯這條產業鏈的業內資深從業者曲世軒稱,其實三分之一的信用卡、網貸都有套現需求,“保守估計,套現人群有數千萬來計算,這都是一個每年千億的市場”。現金貸逃生路:大平臺收縮,小平臺沖量,他們都在喊“賺一把重回地下!”
監管對行業產生第一波震蕩,是資金方開始抽貸,行業面臨釜底抽薪的危機。“某城商行抽走了資金,說為了響應政策”,某現金貸公司的資金負責人包俊霞稱。趣店百萬學生信息外泄,離職員工稱“內鬼”所為
多位趣店離職員工證實,該數據確實來自趣店,并稱早期趣店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很多員工都可導出數據,這極可能是內鬼外泄”。雙11黑產狂歡:數十萬擼貨大軍,薅上一天,夠吃一年
“群發廣告、利用群控、微博小號、偽基站短信,這些是老套路”,子彈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黑網站和軟件,然后插入廣告彈窗和流氓軟件,來劫持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