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技術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療技術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療技術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迪視醫療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達晨財智投資
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推進眼科手術機器人的NMPA注冊,并推動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等產品線的研發。聚焦于無創深腦神經調控,「穹頂醫療」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本輪融資將用于迭代優化時間干涉(Temporal Interference,TI)刺激技術,加速多種適應癥產品注冊。兩年虧掉百億,來自基因測序巨頭的教訓
最終GRAIL的剝離收益不得而知,但參考眼下的市場環境和GRAIL業務進展,Illumina血虧是必然事件。諷刺的是,隨著剝離GRAIL塵埃落定,Illumina股價持續上漲。看起來,市場依然看好瘦身...柔性手術機器人企業「朗合醫療」完成逾億元C輪融資
朗合醫療是一家中國醫療手術機器人科技公司,于2015年在上海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創辦。ChatGPT之后,人類又打開了「基因編輯」魔盒
鑒于基因編輯技術的強大功能,它極有可能成為下一種戰略技術。因此不管我們愿不愿意,客觀上,創新藥賽道又一場重量級軍備競賽,開場了。瑋沐醫療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貝泰妮、華金大道聯合領投
瑋沐醫療創始人解蕩博士在復旦大學完成高分子材料方向博士學業后,順利進入跨國公司3M,長期從事材料研發工作,深受3M公司產品開發理念的影響。2023逆勢增長,該領域一眾企業是今年為數不多的贏家
內窺鏡市場逆勢變化的原因何在?多種創新內窺鏡加速商業化,傳統內鏡受到挑戰,內窺鏡行業后續新的增長點在哪?賽陸醫療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深創投、前海母基金、博遠資本共同領投
賽陸醫療成立于2020年10月,公司專注于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上游測序平臺和國際領先的超分辨空間組學平臺。博仕康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中熙生命和達創瑞鋒投資
本輪資金將用于公司核心產品亞毫米級高精度“光磁一體脊柱外科手術導航系統”的市場推廣及后續新產品的研發基因編輯療法的歷史性時刻
國內藥企也不會缺席。當前,包括博雅基因、和度生物、天澤云泰、微光基因等均參與這一新時代的角逐。或許,不遠的將來,國內藥企也會帶來好消息。「精勤智造」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道彤投資領投
精勤智造技術總監李曉貞擁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是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家,并長期從事機械傳動領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大會倒計時|2023未來醫療科技大會第一批嘉賓公布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動脈網主辦的2023未來醫療科技大會將在合肥舉辦。賽禾醫療完成超2億元B輪融資,越秀產業基金與建信股權共同領投
賽禾醫療自主研發了冠狀動脈血管內沖擊波治療系統、外周動脈血管內沖擊波治療系統、心腔內超聲成像系統、血管內超聲等泛血管有源介入創新產品。腦機接口公司「和澤科技」獲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昆侖資本獨家投資
從改善殘障患者生活質量出發,腦機接口最終有機會改變人類與機械的交互范式。西湖維泰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美鴻投資領投
西湖維泰成立于2021年5月,由西湖大學施紅軍博士創辦,總部坐落于杭州。其業務涵蓋醫學檢測服務、精準實驗室建設、科研服務、IVD診斷試劑研發生產等領域。菲蘭愛爾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長嶺資本領投
B輪融資后,菲蘭愛爾已啟動上市計劃,將進一步加大研發及商業化投入,加速技術創新和產品在人居空氣環境領域的應用。腦機領域蓬勃發展,「柔靈科技」完成Pre-A輪數千萬元融資
目前,柔靈科技有著一支60余人的研發團隊。團隊成員1/3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其中還有一位海外三院院士。AI醫療,已經躍過了「錦上添花」的階段
在當下如火如荼的AI浪潮中,大模型所帶來的賦能,只是AI醫療領域的冰山一角,隨著AI革命的持續進行,早已起勢的AI醫療,必定會帶來更多機會與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