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環保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環保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車企自研電池,就能打破控制權「魔咒」了?
車企布局電池可解決“產能受限+價格高昂+不能掌握核心技術”的窘境,但也受到“技術壁壘高+規模效應不足+資金壁壘高+錯過最佳窗口期”的制約。隆基瘦身過冬:主打微創新
曾憑借核心技術的突破擴張邊界的隆基綠能,如今似乎有了新的方向:技術固然重要,但發展品牌力、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微創新”同樣是賣點。湛清環保完成數千萬元 pre-A輪融資,昆高新創投領投
蘇州湛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創始人兼CEO王磊和聯合創始人路朋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北科蘊宏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中信環境產業基金領投
北科蘊宏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專注于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以及建材行業碳減排技術成果轉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原初科技完成Pre-A輪融資,至臨資本領投
原初科技在解決能源和工業領域巨量二氧化碳減排和固化封存的同時,還能夠實現工業固廢的大規模減量和資源循環利用,以廢治廢,變廢為寶。成都首支「雙碳」領域基金,目標規模20億
基金將聚焦綠色低碳重點區域、重要領域,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加大對本地項目的培育力度,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在“雙碳”科技創新方面的引領和帶動作用。蘋果的手表、泡泡瑪特的手辦,真的「碳中和」了嗎?
“雙碳”大背景下,這些在“碳”上做文章的產品可謂緊跟時代潮流,但也引發了一些“噱頭大于實質”“沒有統一標準,部分產品名不副實,有‘漂綠’嫌疑”的質疑,更有人戲稱“碳中和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2023ESG全球領導 者大會圓滿收官!超160位國際嘉賓、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重磅參會
在過去的三天里,我們見證了全球企業家、專家學者、國際機構負責人和利益相關者的非凡聚集,他們都以一個共同的目標團結在一起,那就是圍繞著大會的主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一同為推動可...熱錢涌向「直接空氣碳捕集」,是時候聊聊新一代CCUS了
技術性感,需求明朗,但DAC想真正釋放商業價值,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耐心。至于這段路程究竟有多長,取決于技術、政策和市場的合力。歐盟念「緊箍咒」,科技巨頭渡劫
對于科技巨頭來說,這是一個多事之秋,表面的服從之下也許正醞釀著對抗。而對于歐盟來說,DMA和DSA的生效只是“第一步的第一步”,未來,歐盟的數字法規會是一地雞毛,還是成為全球效仿的對象,需要蹚過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