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互聯網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互聯網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快手上市后首次實現集團層面整體盈利,一季度總營收252.2億超市場一致預期
一季度,快手提前實現集團層面整體盈利,經調整凈利潤達4200萬元,總營收達252.2億,超越彭博市場一致預期的245億元。裁員中的58同城:老問題難解、護城河難建
總的來看,過去近20年通過并購、投資等動作,一口吞成大胖子的58同城,已經越來越難逃避自身發展的兩難境地,“虛胖”帶來的不是真正的實力。58同城此前的發展迅猛而快速,但針對不同業務的精細化運營則是一門...阿里,變「小」了,也變強了
曾經專注電商行業的阿里,已經裂變出了云計算的阿里、物流科技的阿里、新零售的阿里,各業務發展路徑日漸清晰,阿里已然完成了“大象轉身”的第一步,剩下的可以交給時間。阿里大變革:從舊業務長出新阿里
大,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在業務快速發展的階段,或許問題尚不明顯,但當互聯網進入下半場增速放緩之后,組織臃腫的問題就成為了一個必須鏟除的頑疾,因為它不但會降低效率浪費成本,更重要的是會阻礙創新機會和業務發...阿里云要分拆上市,騰訊云、百度云跟不跟?
算力作為數字時代的“新石油”,地位不言而喻。云廠商的競爭加劇,在反映中國公有云市場充滿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阿里化整為零,互聯網進入拆分周期
隨著中國商業板塊(國內零售)與云計算營收增長乏力,“大鍋飯”越來越不香了。分拆業務獨立經營、獨立融資、獨立IPO迫在眉睫,畢竟淘天、阿里云掙錢,其余業務花錢的情況,顯然會拖累整體發展。蔣凡「殺回」阿里核心層
對于蔣凡來說,海外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戰場,沒有任何范本可以照搬,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他透露,部分業務其實已經有非常好的利潤,有一些業務是還在投入期,但整體海外板塊是有潛力的。電子簽獨角獸們,誰能駛出混戰區?
企業能否找到適合自己和圈層客戶的產品,能否建造起自己的生態圈,做多不如做對,做大不如做小,提高產品的適應力和企業的本地化能力,或許才是更適合中國式電子簽的發展路徑。阿里云分拆上市,自立還是斷尾?
目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已經批準通過向股東分配股息的方式,實現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在分拆之前,計劃通過私募融資為云智能集團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作為分拆計劃的一部分,云智能集團將尋求成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