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機器人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機器人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粵十機器人獲數千萬戰略融資,北京機器人基金領投
粵十機器人研發出專門應用于冷庫業務場景下的機器人,解決了冷庫后續發展面臨高成本、高風險、人員緊缺等難題。六維力傳感器如何改寫機器人江湖?
隨著協作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六維力傳感器市場迅速擴張,在人形機器人突破式發展的刺激下,未來市場有望呈爆發式發展。被黃仁勛請上臺的10位機器人
在GTC 2024上one more thing時間段,黃仁勛請上了10位(人形)機器人,官宣了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 Project GR00T的發布。重載AGV廠商「朗譽機器人」獲數千萬元新一輪融資
重載AGV主要用于搬運或裝配重型部件,具備載重大、技術難度高等特點,在風電、機械重工等領域廣為使用。「本末科技」獲億元級Pre-B輪融資,順禧基金和亦莊創投聯合領投
本末科技成立于東莞松山湖,2021年3月獲得李澤湘教授投資的種子輪融資,在四年時間內完成了五輪融資。人形機器人制造商突發換帥,備戰大規模量產
著名人形機器人制造商Agility Robotics近日宣布,資深技術高管佩吉約翰遜將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接替聯合創始人達米恩·謝爾頓。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Figure獲6.75億美元融資,估值26億美元
Figur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ett Adcock表示,公司將利用這筆資金開發用于機器人技術的大型語言模型,擴大生產規模并雇傭更多員工。霞智科技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加快商用清潔機器人出海布局
霞智科技由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于2021年在南京創立。公司聚焦“智能服務機器人”、“AI+5G融合”兩大技術方向,進行智能服務機器人相關的產品投放。90后帶隊,宇樹科技完成近10億元B2輪融資
近年來,在AI技術的推動下,機器人的感知理解、運動控制、自主導航和操作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這為機器人進一步滲透創造了可能。曲面機器人研發商「和意精工」完成天使輪融資,前海母基金、卓源亞洲聯合投資
團隊背景融合機械,電氣,控制,數學,力學,計算機科學等多類理工學科;擁有復雜工程設計及架構能力。2024年,能否成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元年?
人形機器人的概念已經出現50年之久,在科幻電影里,人們期待人形機器人可以如同人類一樣,動作流暢瀟灑。但事實上,目前為止機器人還停留在“機械舞模范生”的階段。機器人公司欠薪背后:商海無情,想象力有價
先進制造熱潮持續,而互聯網卻步入寒冬。經過一上一下的對比,求職者投身兼具科技與實體屬性的機器人行業似乎是條好出路,可現實是:身在其中的從業者遭遇的職場困境也數不勝數。2024年的機器人,下一個ChatGPT
在Nvidia高級研究科學家兼AI Agents負責人Jim Fan看來,機器人是2024年最重要的技術。在一條X推文上,他說:“我們距離物理AI Agents的ChatGPT時刻還有大約3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