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出行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放棄超越豐田的幻想, 特斯拉「換賭桌押寶」
“多年來我一直預測,儲能業務的增長速度將遠遠快于電動車業務。它正在實現。”馬斯克曾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一年新招13萬人,比亞迪撐起了就業市場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常常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邊是產能不足消費者提不到車,另一邊是車輛庫存積壓,產能過剩。比亞迪就是前者,因此會大量招聘生產員工。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汽車大王」是如何誕生的?
一個多世紀以前,亨利·福特懷揣這樣的夢想,在造車之路上不斷探索,讓汽車從奢侈品走進了千家萬戶。他的商業理念,也成為一代又一代創業者學習的榜樣。造車出奇跡,下一個坐上牌桌的是誰?
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持續改寫市場格局,進而改變城市的格局。合肥有蔚來,北京有理想,而更多的城市依靠比亞迪“圓夢”。44萬拿下保時捷?一些豪車也賣不動了
不少國產新能源品牌推出了5、60萬以上的豪華車型,智能程度、創新服務等要優于一些老牌豪華車——老牌們的豪華濾鏡逐漸被打碎。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廠家「車聯天下」獲D輪融資,新尚資本領投
2024北京車展,車聯天下與哪吒汽車、高通三方聯合全球首發Snapdragon Ride Flex(SA8775P)艙駕融合平臺,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在單一SOC平臺上艙駕融合量產項目成功落地。跨國車企急了,加速搶占中國市場
跨國車企們爭先恐后地搶占中國市場或許說明,在這個自主品牌車企瘋狂“內卷”的時代,唯有及時調整在華戰略,深度融入中國汽車產業,才能留在牌桌上。車圈營銷戰:做雷軍,還是做自己?
積極擁抱者有之、冷靜旁觀者有之、難尋方向者亦有之,就在一片輿論的喧囂聲中,逐漸“飯圈化”的營銷模式,也讓眾多車企大佬心中,不禁感到有些五味雜陳。雷軍和盧偉冰,有了新的KPI
截至一季度,小米智能駕駛部門員工將近1000人,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增至1500人,并在明年繼續擴張到2000人。極氪都「下鄉」了,蔚小(米)理還遠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繼續推進,這項政策給消費者、車企、行業乃至整個國家帶來的是市場強心針、消化產能新驅動,還是行業新泡沫、虛假的一時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