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出行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汽車出行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曾經賣爆的日系進口車,想靠國產翻紅?
在燃油車時代,雷克薩斯憑借水漲船高的銷量成為豐田在中國市場的“利潤奶牛”。但當智能化和電動化當潮之后,以及受到價格戰影響,雷克薩斯舉棋不定的策略逐漸讓它“水土不服”。蘿卜快跑破圈背后:自動駕駛開啟「大爆發」時代
可以肯定的是,自動駕駛技術涉及的每一個產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參與者,都將被重新定義,形成一個新的局面。在自動駕駛時代帶來之前,這是挑戰但更多的是機會。車企價格戰,打疼經銷商
造車容易賣車難。在汽車行業轉向的過程中,所有經銷商都面臨轉型壓力。有人主動離場,有人被動改變。大家都知道,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但新地圖在哪里,沒有人知道答案。巨頭新能源布局縮水該咋看?
對于行業參與者而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同時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戰略,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至于如何搶到先進的生態位則需要考驗各家車企的管理層們了。文遠知行,中國超級獨角獸赴美IPO了
透過文遠知行,我們看到一個風起云涌的自動駕駛江湖。經歷一段瘋狂融資時期,現在大家終于集體走到IPO大門前。重油輕電、銷量下滑,大眾艱難自救
中國車企新能源產品加速投放將會蠶食合資品牌市場,未來三到五年,合資品牌份額將從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國品牌未來增長的空間,這就意味著留給大眾汽車補齊新能源汽車短板、建立新能源汽車護城河的時間...退出價格戰的寶馬,沒能防住經銷商的刀
寶馬降量保價的初衷是為了維持自己豪華品牌的調性,但這樣一來一回,既在價格上失去了高端汽車的形象,又拉低了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一夜蒸發900億美元,特斯拉「大餅」還畫得下去嗎?
雖然特斯拉整體營收同比微幅增長,但作為最核心板塊是汽車業卻表現得差強人意,汽車產量、交付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均有明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