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零售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批發零售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批發零售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不差錢的衛龍也焦慮了:虧損2.6億元,估值打三折
在歷經了長達一年半的坎坷后,衛龍的底氣已大不如前,2022年上半年,衛龍更是由盈轉虧。距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的衛龍,最終能收獲想要的結局嗎?娃哈哈推300種新品圈粉失敗,老板承諾不降薪火速出圈
18億元不是個小數目,成本走高侵蝕利潤背后,娃哈哈正面臨新品乏力、經典品類在江湖影響力式微的雙重挑戰。干不動了,又一天貓TOP店關閉
近幾年來,國潮興起,中國消費者不再那么迷戀國際品牌。國際品牌需要在中國本土市場上樹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就必須與國內品牌同臺競技,了解中國本土市場需求,在產品、價格、營銷、渠道全方位具備競爭優勢,才能守住...麻六記背后的代工廠:年營收超10億,還給李子柒、三只松鼠代工
給麻六記代工生產酸辣粉的阿寬食品,其實也是很多網紅品牌代工廠,目前正在沖刺上市,年輕人不在山姆「裝中產」了
39.8元的烤雞、68元16個的瑞士卷、39元24個的麻薯面包,盡管用低價美食吸引了不少流量,但260元(普通卡)和680元(卓越卡)的會員年費,以及“千元店”的稱號,也透露出山姆的客戶定位更多偏向中...生鮮電商的2022:雖被迫「擺爛」,仍有保守進攻之力?
在泥沙俱下的生鮮電商賽道,尋求融資以繼續“燒錢”、優化供應鏈來提升品質、在下沉市場謀求新轉機、發力自有品牌商品實現錯位競爭......什么才是一眾玩家的安身立命之本?淘金黑五,中國電商是懂做生意的
40年一遇的通貨膨脹讓美國消費者開始接受消費降級的生活方式,這種經濟形勢會持續多久也尚未可知。但Temu和SHEIN們也值得人們期待,看中國電商如何在大洋彼岸找到一條更寬闊的道路。凱度報告:銷售額同比增長13.5%,即時零售成主流快消品牌獲客新陣地
未來,除了“急、懶、宅”的臨時性需求,即時零售將覆蓋用戶生活、辦公、交際、外出、運動等多種消費場景,這也意味著,即時零售對于快消品獲取新客、拓展銷路的反哺價值將持續增強。紅牛六年糾葛局未了,華彬飲料帝國已式微
目前,市面上主流渠道在售的紅牛產品,分別為: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紅牛維生素牛磺酸飲料、奧地利紅牛維生素飲料以及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名創優品,賣不動了?
對于當下的名創優品而言,迫切的需要調整現有的發展戰略,尤其是在國內市場上,靠擴張門店來換取微薄營收的打法很難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