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藥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藥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東方藥神:印度制造的罪與罰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印度制造的困局,對于需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中國制藥產業來說,同樣有很強的借鑒價值。藥企霸權從何而來?
對于創新藥企來說,如何利用這20年獲利成為了關鍵。簡單來看這20年只有兩個階段:藥品研發周期+藥品銷售周期,前者越短、銷售周期就越長。帝國遲暮,歐洲制藥產業沉浮錄
如何將“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有機結合起來,找到一個其中最合適的松緊度,讓醫藥產業獲得最好的發展,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是一門需要深入研究的學問。市值蒸發萬億之后,全球仿制藥巨頭在想什么
Teva的遭遇告訴我們,或許“大” 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如今,Teva也在不斷反思,不再一味的追求“大”,而是“高質量發展“。山東老鄉,第七個IPO來了
5月18日,微創心律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上市,高盛和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此前一輪融資中,公司投后估值達到90億元。而在此之前,微創醫療、心通醫療、微創機器人、微創腦科學已經登陸港股;心脈...降本、增效、聚焦,當越來越多藥企步入轉型新階段
這些藥企試圖用行動,向市場傳遞出這樣一種信號:不能只是一味向無人區高歌猛進,還要在恰當的時候,懂得變一變。市值超3700億的藥明系聯合創始人去世了
藥明康德在訃告中寫道:“趙寧博士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管理者和慈善家,畢生致力于人類健康事業。在與癌癥抗爭期間,趙寧博士不懈地投身于全球公益事業,致力于培養生命科學人才和推動創新突破,讓更多創新藥物和療...警惕!日企瘋狂,洋中藥大舉進攻中國市場
日本醫學權威大塚敬節,1980年去世前曾叮囑弟子:“現在我們向中國學中醫,10年后讓中國向我們學習!”這句話,在當時并沒有引起中國人的注意,即便有,大概也會被認為狂妄之言。遺憾的是,大塚的預言,如今在...FTC重新定義「反壟斷」,安進280億美金并購遇阻背后
過去,“買買買”一直是大藥企們鞏固自身地位、獲得新產品的有利武器。但如今,這一模式的操作難度,不斷上升。5000億市場的春天:中國藥品零售大潮下的機遇與挑戰
藥品零售的主要銷售渠道就是各大藥店和醫療機構,早期因制度的不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無法順利落地,談判藥品“進院難”現象屢屢發生,加上市場相對零散,部分藥品流通受到影響。“雙通道”政策落實以來,全國藥品...恒瑞源正完成超2億元C輪融資,恒瑞醫藥集團、中科科創、紫金港資本等出手
恒瑞源正自主開發了基于反向基因工程的TCR篩選技術平臺(Revers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TCR-T ,ReGET)。YD Capital領投,藥物牧場完成2700萬美金C輪首批融資
據悉,藥物牧場將利用此輪融資繼續開展DF-006的臨床試驗,并將First-in-class新藥DF-003推進到I期臨床。艾碼生物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越秀產業基金領投
艾碼生物(ExoRNA Bio)創立于2022年初,專注于開發未被滿足臨床需求的產品,特別是針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的治療藥物,并打造平臺型RNA核酸創新藥企業。180億美金biotech「走向深淵」,導火索不是臨床數據
醫藥產業環節諸多,不僅對研發速度有要求,更考驗臨床研究、臨床數據分析和申報注冊、產業化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事關成敗。同宜醫藥完成近億美元B輪/B+輪融資,加速Bi-XDC藥物全球臨床開展
同宜醫藥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自成立之初,同宜醫藥一直致力于雙配體藥物偶聯(Bi-XDC)創新藥管線研發及產業化。生物類似藥的命運沉浮
要緩解biosimiliar目前發展的窘境,第一是謹慎集采,“biosimiliar畢竟是個新的東西,不能用解決歷史遺留的手段去處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