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藥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藥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年營收超20億,靠賣減肥藥起家的壹健康,沖刺港股上市
業務主要由體重管理及慢性病管理兩大板塊構成。近三年里,慢病管理營收業務占據總營收的比例逐漸增加。GLP-1爆火2023:神藥顯雛形,爭奪引內卷
一個具有確定性市場的靶點和藥物,成為眾星捧月的對象也是情理之中。在現有研究中,發源于人體本身的GLP-1,至今仍然只展示了想象力的一小部分。智寵制藥獲數千萬天使輪投資,聯想之星領投
“智寵制藥”是一家使用AIDD輔助動物藥設計的公司,目前已建立起一個匯集AI技術輔助藥物開發,寵物藥申報、小分子工藝開發、營銷渠道建設的復合型團隊,關于AI,CXO都被股民們問煩了
一級市場希望通過投資AI CRO初創打破如今CRO內卷的格局,二級市場則寄希望通過AI為股價再添一把大火,AI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這些CXO公司本身就有業績基礎。ADC實在太香!這些AI藥企正在布局
如今,越來越多的 AI 藥物管線已被批準進入臨床研究,被認為是 AI 制藥價值閉環的重要驗證,而這對于技術門檻更高、研發更加“燒錢”的 ADC 來說,也有不小的誘惑。當ADC吹起了「西南風」
作為成渝極核城市,國家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近年來成都憑借豐富的生物科技資源、雄厚的創新主體,已成為中國西部的生物醫藥產業重鎮。醫保談判新政發布,創新藥的「緊箍咒」松了
醫保談判正在向著更加寬松的方向調整,醫保國談砍價明顯變得溫和,具體細則也在逐漸修正的更加科學和合理。醫保從來不是要打擊創新藥的發展,而是在探索鼓勵真正創新的路徑。教授創業,撐起了中國第二代AI制藥企業
不可否認的是,除了極少部分具備商業天賦的教授能夠單槍匹馬游刃有余外,擺在大部分教授創始人們面前的選擇是:找到擁有互補性技能、共同價值觀以及強烈責任心的伙伴攜手共進。AI制藥第 一股:在最性感的市場打最苦的仗
在商業世界,不論有何種宏偉愿景,一家公司最基本的職責,始終是賺錢回報股東。二級市場亙古不變的衡量標尺,就是收入、利潤。先通醫藥完成超11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國投創業、金石投資等出手
先通醫藥已在心血管、阿爾茨海默癥、腫瘤等領域率先布局了十余款靶向治療和精準診斷放射性藥物,在放射性藥物研發、臨床試驗、注冊申報、生產、銷售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惠正奇醫藥」完成種子輪融資,復星醫藥前全球研發總裁創業項目
在復星醫藥任職期間,回愛民博士主導了復星醫藥與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聯合開發項目的發現,簽約及在大中華區域的研發,注冊及(港澳臺)上市。藥企們,是時候正視信心擠兌問題了
艱難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下跌的股價,導致融資功能喪失的結果。顯而易見,對于大部分藥企來說,需要未雨綢繆,免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