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藥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藥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創新藥二哥,扭虧在即
在未來幾年信達生物后勁充足的背景下,目前通過降本增效已經接近盈虧平衡點,而公司2023年6月在手現金85.26億人民幣,這不免讓投資者對于信達生物的未來多了幾分期待。GPCR領域新藥研發平臺「阿爾法分子科技」完成A輪融資
阿爾法分子科技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利用生物計算、人工智能和原創生物技術進行創新藥研發。誰是第一家現金流枯竭的18A?
2022年年報,開拓藥業研發重心已經轉移至“醫美”,包括福瑞他恩、AR PROTAC等治療痤瘡、脫發的管線放置到最顯眼的位置。第八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路演報名進行中
本屆創投大會將繼續聚焦醫藥行業熱點話題,直擊業內關注的痛點問題,特設6個主題路演專場,邀請權威專家學者評審把關,為業界領袖、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外醫藥創新企業和投資人搭建權威、專業、多維度的對話溝通平臺...這些AI制藥公司,裁員一個比一個狠
生物醫藥市場的殘酷性并沒有因為AI的加入而減少。無論是近期的大跌,還是科創版第五套上市標準收緊,都指向了行業難解的問題——盈利困境。2023,ADC進入百億美金元年
全球藥企對于ADC的向往,并不會因為ADC在血液瘤領域的表現而受到影響。事實上,當下ADC的火爆程度依舊,仍有不少藥企在加碼ADC領域。市值蒸發64%,一家研發「迷幻藥」的biotech
根據MindBio的設想,LSD可以帶來提升情緒和改善睡眠方面的效果,對于這類脆弱的患者群體非常有益。醫藥大廠渡劫
國內化妝品行業極度內卷,片仔癀掂量一下,自己有多少互聯網基因和電商基因,或者離開老祖宗,自己到底有沒有商業基因?反腐風暴下的醫藥IPO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了2022年全年滬深交易所終止上市的醫藥制造企業,共8家。其中,創業板5家,科創板3家。今年八個多月的終止數量已超去年全年數據。醫藥反腐后的七重產業趨勢推演
反腐讓“推”之中的灰色收入銳減,而更加直接的“拉”定會被全面禁止。這兩部分曾經是藥企“銷售費用”的大頭,在它們全面消失后,藥企“營銷費用”結構將全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