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藥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藥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創新藥BD新風向:國內交易增多、Biotech 不再追夢Pharma
如果說在去年,本土biotech和國內傳統藥企之間交易合作仍只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的選擇,那么如今一個新的商業化和融資環境之下,聯姻本土藥企,可能成了不少還沒站穩腳跟的biotech的上岸之路。生物藥企IPO:赴港上市有所回暖,但分化不可避免
赴港上市的Biotech也在第二季度有了回暖的跡象,自4月以來,綠竹生物、科笛集團、來凱醫藥,以及科倫博泰先后上市,宜明昂科通過聆訊,另有八家公司遞表。范恩柯爾完成數千萬級A輪融資,加速推進Axl抑制劑臨床研究
募集資金將用于加速推進Axl抑制劑FC084的臨床研究,以及其他臨床和臨床前在研項目的開發。流腦疫苗成新增長點,后疫情時代的康希諾未來何在?
據中新經緯的報道,康希諾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90.78萬元,同比下降95.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8.41億元,上年同期為凈利潤1223.84萬元,同比下...貝泰妮走向死胡同:三對矛盾纏身,近乎無解
總之,目前的貝泰妮,營收增速持續下降,盈利能力持續下降,面臨貨架電商紅利快速退坡,又在內容電商領域發展較慢;線下渠道轉型,又面臨成本增加;產品單一,多元化卻又不斷虧錢。康樸生物醫藥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一村資本領投
本輪融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兩款國際進度領先的分子膠-蛋白質泛素化降解產品的臨床推進,以及多個管線的臨床前研究。靠「收租」生意吊打高 瓴:創新藥投資的另類打開方式
在生物制藥這樣依靠發明人專利授權的行業,這種模式也被稱為特許權收入模式。恒瑞醫藥的財報為何越來越難看懂了?
一直以來,恒瑞醫藥單品類藥物的銷售數據就不那么透明,公司從未明確的向外界公布過卡瑞利珠單抗等拳頭產品的營收數據,而是以“創新藥”這一大類來統稱。默沙東115億美元的大收購,這個領域能否誕生下一個「K藥」?
Eliav Barr將sotatercept描述為一種“類 Keytruda”藥物,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PAH疾病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對該藥物進行測試。“當你擁有真正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東西時,不成功便成仁...License-in之殤
醫藥產業景氣周期中,First in class藥物價值被顯著放大,甚至只要是First in class的管線,即使沒有上市也會獲得不菲的估值。靶點顛覆者登場:用時不到4年,「迪哲速度」定義中國創新藥新時代
從國內首例臨床研究受試者入組到正式獲批上市,舒沃哲?用時不到4年,超越第三代EGFR-TKI藥王奧希替尼在國內的效率(4.5年)。這讓外界感受到了非一般的“迪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