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藥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藥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10年賣出1000億美元,這款抗癌神藥是怎么做到的?
K藥是免疫治療時代的代表性產品。從最初市場表現的被同類產品“壓制”,到拿下大適應癥后逆風翻盤,K藥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PD-1賽道的潛力。一場極限拉扯的醫藥并購案背后
前有輝瑞收購Seagen,后者籌謀三年將自己賣出一個高價,現有BMS收購Mirati,前后談了一年半,改了三種交易結構,最終的交易價格被Mirati“作”低了一半。重慶醫藥領域投資拉開序幕
重慶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相繼成立總額2300億的兩大母基金,并且集結了包括中金、高瓴、紅杉、達晨財智、深創投、IDG、君聯、前海方舟、同創偉業等在內的近百家一線投資機構,勢必要干出一番大事業。禮來入局再次釋放信號,大藥企多了一塊必爭之地
某一天產業鏈問題解決了,核藥產品能突破到一線治療,或許才能成為大藥企的一塊必爭之地。所以,子彈還需要再飛一飛。轉讓數量全球第一之后,國產ADC未來怎么走
技術的發展一直都是螺旋上升的,藥物從實驗室走到臨床的過程更是不能一蹴而就。如果只是為了追趕ADC的熱度,那么結果很可能得不償失。買了恒瑞一個管線,A輪就融了2.45億美元
除了會繼續擴展AIO-001的適應癥外,Farooq并不期望 AIO-001 永遠成為公司的唯一資產,在未來還會開發更多新項目,支撐公司的下一步發展。醫藥一哥站起來的秘密
硬幣總有另一面,恒瑞醫藥對于旗下分子對外授權開放的態度,意味著未來公司BD的收入將成為常態。畢竟,恒瑞醫藥除了擁有16款獲批上市的創新藥之外,還有上百條在研管線和高達270項在研臨床,顯然較一般Bio...凌泰氪生物完成億元Pre-A輪融資,君聯資本領投
本輪融資將用于公司管線的臨床前推進、全新腫瘤D&T遞送平臺的優化以及研發團隊的拓展等。公司將在2024年完成多個管線的臨床前研究階段。三年賺25億,創新藥倒爺的生意經
倒騰創新藥這門生意實際上充滿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云頂新耀和聯拓生物的際遇,對于大多數創新藥企來說終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全球50強藥企拆分傳聞背后
每家企業都有它的時代,也都有時代的門檻,邁過去了就是門,沒過去就是檻。而對于大部分Biopharma來說,成長的困惑或許就是最大的檻。「熱瑪吉」會是「藝星」們的解藥嗎?
伴隨“輕醫美”等概念的崛起,似乎為“藝星”們創造了再創輝煌的新空間,但“硬傷”未解決,離“翻身”還差得很遠。永不寧靜的戰爭,Claudin18.2靶點再起波瀾
經過多年長跑后,Claudin18.2靶點即將邁過成藥的關鍵節點;而更多國內藥企的入局,又讓這場長跑以更精彩的方式延續。藥王的并購分歧:禮來向左,諾和諾德向右
大而全也好,精而專也罷,本質都是它們在趨勢與風險中博弈的對策。因為,一個具體的藥品可能會被時代淘汰、被對手超越,但沉淀下來的技術會讓藥企做成下一個時代的產品。低彩禮后遺癥:科倫被渣男砍了一刀
Biotech可能沒有財力去開全球多中心,但中國的大藥廠可是有的,我們未來希望能看到“二轉=Biotech到國內大藥廠再到MNC”的合作方式,將國內的優質ADC分子價值發揚光大。71億美元,羅氏買下輝瑞「棄子」
3個月前,Roivant Sciences或向羅氏出售其重磅潰瘍性結腸炎(IBD)候選治療藥物RVT-3101將超70億美元的消息塵囂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