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藥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藥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首個被MNC完整收購的中國biotech出現
消息傳出后,亙喜生物美股漲8.38%。更有此前亙喜生物Q3財報,凈虧損大幅收縮至6760萬元,研發支出減少約32.5%。跨境完整并購第一案誕生,MNC「買買買」的風吹到了國內
未來,國內生物科技行業也將進入這一階段。但站在舞臺中央的,必然會是手握攻克疑難雜癥核心技術的企業。傳統大藥企的國際化之旅:時機與野心
對于部分藥企來說,在下一次license out交易到來之時,或許可以更謹慎的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一個何種的未來,而這筆交易又是否能將自己帶到距離夢想更近的地方。2024,制藥公司的重磅炸彈
業內人士認為,還有十幾種其他藥物有機會晉升為10億美元分子的重磅炸彈。包括腫瘤學領域、NASH和肥胖癥以及相關合并癥等。表觀遺傳賽道公司「賽嵐醫藥」獲近億元A+輪融資,達晨財智基金與杭州和達基金共同領投
賽嵐醫藥在研的CTS2190就是一款基于腫瘤表觀遺傳學機理、結合精準醫學和表觀基因組學技術的口服、特異小分子臨床候選藥物。近50% biotech靠大藥企續命,BD背后的真相
經歷此次寒冬,相信更多藥企對于周期會擁有更深刻的感受,更多的敬畏,當然也包括穿越周期的底氣和能力。AI 走進 Biotech
即便無法抵達許多人預期的80%—90%的研發成功率,只要將7.9%(BIO、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QLS報告數據,研究周期為2011至2020年)的平均成功率提升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