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醫藥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醫藥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獲益翻2倍,一個新時代來了
未來,腫瘤巨頭們不僅需要有一個PD-1/“X”雙抗作為Backbone,還或許需要一個TCE管線矩陣作為各個大適應癥瘤種的Backbone,再搭配幾個廣譜的ADC資產,可能才不會在新時代落在下風。科創板開閘終成真,但水能流進biotech么?
雖然在幾個月前,業界仍在觀望中,但在過去一個月,現實已經產生變化。一些潛在滿足科創板IPO條件但還未上市的創新藥企,已有投資機構因預判上市有希望,而開始追投。增肌減脂最強者誕生
Bimagrumab、LAE102作為ActRII通路項目,彼此關系是共存大于競爭,互相強化邏輯。全球增肌減脂項目總體稀缺,供不應求,而MNC配置需求較大,減重賽道不僅有諾和諾德與禮來雙巨頭,默沙東、...手握21億美金BD,上海浦東沖出一家創新藥IPO
不久前,三生制藥、普米斯等公司的產品先后被海外大藥企發掘,拉動國內創新藥板塊大幅上漲,港股創新藥ETF(513120)年初至6月13日最大漲幅達73%。中國再生元仍被低估
雖然BD成為推升全行業景氣度的主動力,但每年能夠獲得BD常態化收入的創新藥企仍然鳳毛麟角,和鉑即是其中之一。近百位外企高管「回流」本土藥企背后
整體來看,當前國內藥企與不斷回歸的海外高管之間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和磨合,雙方都應該對此保持更多的理性。但無論怎樣,一個既定的事實是,不斷壯大的國內藥企當前正吸引著一批海外高管的注意,他們的加盟將極大...抗腫瘤創新藥企「先聲再明」獲太平醫療健康基金投資
先聲再明自主研發并構建了蛋白質工程平臺、T cell engager (T細胞銜接器)、NK cell engager(NK細胞銜接器)、ADC(抗體偶聯藥物)、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體)、A...眼科藥物進入長效療法競爭,中國企業上牌桌
這場由技術、價格和渠道三維驅動的眼底藥物競爭,正從紅海廝殺走向價值重構,唯有突破“跟隨式創新”的企業,方能占據市場的制高點。創新藥重返泡沫時代
該來的總會來,優秀是會重復的,過往BD能力強的企業,未來也會繼續強。中國創新藥企已經強大到坐看云起,水到渠成,沒有必要虛張聲勢。小路生物完成數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元生創投、齊濟資本領投
小路生物致力于開發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藥物,通過從致病機理上尋找最基礎的靶點和靶點組合,打造更具療效和更長療效維持時間的第三代藥物。山東青島一個IPO要來了
圣桐特醫所在的特醫食品賽道前景較好,過去幾年業績有所增長,但是公司在銷售方面的投入遠高于研發投入,有重營銷輕研發的嫌疑;且在流動凈資產并不充裕的情況下,圣桐特醫近幾年卻持續分紅。中藥蹭創新藥熱度
越來越多中藥企業投身創新,初心是打造第二成長曲線,也許會不知不覺把創新藥變成主業。立足于充沛的現金流、敏感的商業嗅覺,中藥企業將為創新藥生態提供多樣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