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教育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教育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脫不下長衫的背后,是高等教育的沉沒成本困境
現在有一些大學畢業生,之所以難以脫下“長衫”,可能面臨著與范進類似的沉沒成本困境,尤其是當他們把希望寄托在“考公”上岸的情況下。要流汗不要流淚,脫下「長衫」的年輕人
有人放棄格子間是為了停止精神內耗,用簡單易上手的體力活放空大腦,給自己創造出理想中的“Gap Year”;也有人借體力活跨出靈活就業、實現夢想的第一步,不給自己和未來設限,才是新方向。沒賺錢先花錢,我從付費就業咨詢收獲了什么?
對于處于人生十字路口的畢業生們來說,糟糕的就業環境是暫時的,更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才是打開人生精彩篇章的開始。人生很長,晚一點出發又何妨,方向對了更重要。當教育行業踏入元宇宙的大門,線上課程能與線下課程競爭嗎?
報名參加維也納經濟商業大學可持續發展、創業和技術專業碩士課程的學生只需通過筆記本電腦登錄即可完成整個課程——包括參加講座、與同學見面喝咖啡等。高考262分卻發4篇SCI論文,腦癱小伙在985高校「旁聽」12年,修完本科到博士所有課程
他還修完了從本科到博士的所有課程,甚至達到985高校申請博士學位的要求:至少發兩篇SCI。學習機,駛入「快車道」?
教育作為一項百年大計,從來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沉淀積累和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而當沉淀的優質內容“遇見”高科技,商業化自然水到渠成。名校生賣課年入千萬,「學歷焦慮」卷出一門千億生意
在教輔巨頭無法覆蓋的考研專業課領域,無數靈活的個人IP涌現,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從單槍匹馬做到年入千萬,“一本筆記賣幾十萬”“三年在北京買房”等傳說不絕如縷。告別厲以寧:他給中國經濟改革留下哪些印記
厲以寧曾把自己30年里參政議政歸結為四件大事:參與立法、推動股份制改革、扶貧、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他說,“參與改革,推動中國的現代轉型,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牛客」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紅杉中國、順為資本、五源資本、老虎環球基金、神騏資本等共同投資
本輪融資將用于加大市場規模化及提高服務能力,一方面C端持續深耕“社區+工具+內容”,另一方面B端基于新一代求職者的深度洞察。「假裝上班」的全職媽媽:花3000元租自習室,逃離家庭
她在進行一場個人與家庭的切割。這不僅是一場兩代親子間的關系較量,更是一場為自我展開的權利爭奪戰。如果之后兒子能正常送托,那她的這場斗爭也就算勝利了。2023,教育行業「浴火重生」?
經歷漫長的嚴冬后,教育行業是否會在2023年迎來春天?可以預期的是,“低調、安全”仍會是教育板塊的主旋律,貫穿2023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