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美容
投資界全方位播報投資界服飾美容行業相關話題,全面解讀投資界服飾美容行業投資、融資、并購等動態。
南極電商:左腳陷于吊牌,右腳困于流量
如今,南極電商品牌效應急劇下滑,線上流量增長放緩,南極電商開始收購品牌進行多元布局,想再次成為真正的“品牌”。愛回收:二手經濟的喜與憂
如今,可持續消費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出售和購買二手商品成為一件性價比較高且環保的新型消費方式,這帶來了巨大的藍海市場,同時也滋生了許多行業亂象。國產護膚品貴過國際一線大牌,合理嗎
牢固的地基才能支撐起虛無的泡沫。在做好自我營銷的同時,兼顧產品背后的科學研究,厘清市場的需求和變化趨勢,站在風口,有的會成為飛起來的“豬”,但有的也會跌落懸崖。安踏、李寧們,名為出海,實則內卷
安踏、李寧等收購了一堆海外運動品牌,帶來的海外營收少得可憐。運營最成功的FILA,去年給安踏貢獻了218億營收,就全部來自國內。5個月長成獨角獸,STEPN 能否打破 「龐氏宿命」
截至今年 5 月 31 日,STEPN 的 DAU(日活用戶數)為 80 萬,MAU(月活用戶數)為 300 萬。那個萬人唾罵的江南布衣,半年凈賺4個億
國貨彩妝,敗走618
當性價比不足以成為國貨的差異化優勢,而品牌力又不夠強大之時,那些曾經靠營銷搶奪市場但缺乏清晰定位和價值主張的國貨,難免陷入增長困境。「奶糖派」再獲億元融資重點布局線下,內衣賽道激戰繼續?
對于勢頭正勁的新興品牌來講,如何迎接線下挑戰,如何繼續進行持續的產品創新迭代,如何更好的進行用戶運營等等,也都是其未來發展的關鍵。一年花了61億,安踏為什么這么愛營銷
無論是安踏冠軍系列被消費者詬病定價太高,還是此次營銷翻車事件被群嘲,都表明靠營銷手段很難建立更高維度的品牌認知。李寧安踏,假裝國際化
結合頭部品牌更快的增長情況,留給新品牌的入局空間已然不多。通過不斷收購海外品牌來收割國內市場的“通用策略”,越來越缺乏前景。